教学结对共成长 精准帮扶育未来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3-11-22

       志同道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携手共进者,不问来自西东。自中山大学与梅州市教育局、韶关市教育局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以来,我校与梅州市实验小学、老坪石中心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对口帮扶基础教育工作活动,不断推动教育全面均衡发展。2023年11月10日,梅州市实验小学与老坪石中心学校各学校骨干教师来到我校参观交流,两校进行了教育帮扶交流活动,观摩了我校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

       李婷婷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英语《A new haircut》。我校英语学科以全英授课的教学模式,营造沉浸式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表达英语的能力。李老师以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理解、预测和体验文本语言特点。通过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感知到人物的心理特点,鼓励学生大胆模仿、表演和表达,学习与人相处的方式,对事物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在课堂上进行语用实践活动,书写道歉信,培养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并勇于弥补的美德。

       张露老师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语文《葡萄沟》。张老师通过创设大单元情境“跟着课本去旅行”,以图片、视频形式带领同学们领略祖国美好风景,激趣导入。张老师带领同学们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精美的图片来深入理解生词“茂盛”、“五光十色”的意思,感悟葡萄的特点;让孩子们扮演维吾尔族老乡,感受他们的热情好客,使学生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整合文本学法迁移,张老师又领着学生细读文本《白洋淀》,欣赏华北明珠如画的美景,感受渔民捕捞的风土人情。

       曹春莉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烙饼问题》。曹老师善于捕捉生活素材,以“食堂的王师傅要烙1000张饼,你能帮助他吗?”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味儿”。整节课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将生活情境贯穿全课,通过创设有思考性的问题,给学生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思考。将生活中遇到的烙饼问题转化成数学意义上的“烙饼问题”,在解决烙饼问题过程中不断地用数学策略进行推理和建模,最终用数学模型解决了生活中一系列的烙饼问题。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领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让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在课堂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王天诺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的德国儿歌《当我们同在一起》。王老师课前回顾学过的儿歌《踢毽子》,随着音乐律动演唱歌曲,将学生带入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伴着悠扬的问好歌开启音乐旅程。课堂上感受弱起小节及三拍子歌曲的律动,初步认识乐句的划分,让学生使用各种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学会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通过比较中德儿歌,感受活泼欢快的歌曲中与朋友休闲游戏、歌唱跳舞的快乐心情,也告诉小朋友们要珍惜友谊,要有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教育帮扶过程中,我校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动与对口帮扶学校教育协作工作,全方位对接交流优质教育模式、管理办法,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共同开启教育协作新征程。今后我校将继续携手与结对学校开展帮扶工作,为教育均衡发展谋求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