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专业性学术指导 助力校本化课程建设
——中大附小召开海珠区重点课题开题论证会
“花迎喜气皆知笑,鸟识欢心亦解歌。”12月3日下午,海珠区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立项课题《中大附小校本化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开题论证会在中山大学附属小学小会议室隆重举行。
开题论证会邀请了中山大学数学学院贾保国教授、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林华勇教授、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哲教授担任论证专家,特邀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科研部叶海萍老师参加并主持会议。
首先,叶海萍老师代表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科研部宣读课题立项通知并向学校颁发课题立项通知书。
课题负责人副校长代表课题组陈述开题报告,从选题背景、研究现状及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及内容、研究方法与步骤、预期成果及形式几个方面进行了简练清晰的介绍。课题立足于中大附小校本化课程体系建设,对十几年的校本化课程建设的实践进行梳理和理论建构,并对中大附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交互式校本化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路径、框架模式等研究,通过研究,期望能为全国其他小学校本化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一条可迁移、易操作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拓宽课程建设途径,精致课堂教学实效。
专家组成员和教科院领导对课题进行质疑指导。专家们首先肯定学校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做出的努力,指出校本化课程体系的构建,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打造学校特色教育品牌以及顺应国家政策的调整上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任何课程体系的构建都必须回归教材,在潜心研读国标本教材的基础上研发配套校本化教材,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并希望课题预期成果在形式上可以呈现多样化与立体式,专家组愿意提供支持和帮助,申报更高级别的课题成果,以辐射影响更多的小学教育发展。
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对专家的问题一一阐述回答。
最后课题负责人副校长代表课题组和学校进行表态性发言,表示一定会根据专家们的建议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学校将全力以赴,为课题研究提供配套的人力、物力支持,确保课题研究取得预期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