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跳玩数学(三年级)》 读后感 三年八班 宋墨轩

发布人:新闻 发布日期:2021-06-20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好看的数学课外书——《马小跳玩数学(三年级)》。这本书里面有一道数学题很有趣,我想分享给大家。

      题目是: 有九枚硬币,其中有一枚假币,且假币比真币轻。现在有一架天平,问至少需要在天平上称几次才能找出假币? 我想了一下,觉得很简单啊。称三次就可以找出假币。我的办法是: 先从九枚硬币中拿出八枚,平分为两份,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端。如果两边一样重,则剩下没称的那枚硬币就是假的;如果一边重一边轻,则假币就藏在轻的那一份里。这时我们只需在轻的那四枚硬币中找假币。我们把这四枚硬币平分为两份(每份有两枚硬币),再次放到天平两端,这时必定一边轻一边重。那么假币就藏在轻的那两枚里。我们再把这两枚硬币分别放在天平两端,那么轻的那端的硬币就是假币。 这样在天平上称了三次就把假币找出来了。

      但是当我核对答案时,惊呆了,正确答案是只需称两次就可以找出假币。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原来,最方便的方法是先把硬币平分成三份,这时每份三个硬币。我们拿其中两份分别放到天平两端来称,如果有一份轻,那么假币就在轻的这份中;如果两端一样重,那么假币就在没称的三个硬币中。总之,第一次称完以后,我们就把假币的藏身范围从九个硬币缩小为三个硬币。接下来,再从藏有假币的三个硬币中拿出两个放上天平来称,如果有一端轻,则这端的硬币就是假的;如果两端一样重,则没称的那个硬币就是假的。因而,用这样的办法称两次就可以找到假币了。

      这道题很有趣,我继续想,如果题目中的九枚硬币改为二十七枚硬币,那么至少称几次才能找到假币呢。我想应该是三次吧。我用类似的办法,先把二十七枚硬币,平分为三份,那么每份有九枚硬币。我把其中两份放到天平上称,如果一端轻,则假币藏在轻的这端。如果一样重,假币则藏在没称的那份里。总之,称一次以后,我就可以把假币的藏身范围从二十七枚硬币缩小到九枚硬币。然后我们从原题中已经知道至少要称两次才能从九枚硬币中找到那枚假币,所以我们总共称三次就可以从二十七枚硬币中找到假币。

      通过学习这道题,我认识到数学很有趣,但不能把问题看得太简单,要认真思考,想清楚道理,才能求出正确的答案。